财务思维课 发刊词 从此成为一个懂财务的人

财务思维

本来是“得到”平台的付费音频课程,共23课,分成3个模块,依次是“表征:呈现公司经营活动”、“找钱:融资与管理”和“花钱:投资与分配”,作者说会不定期给加餐。出于洁身自好,这里只分享图文版,想要音频的可以邮件或微信我。

内容

这个世界上的所有事物,只要它在运行,本质上都不是隐藏起来的,而是在对外发送信息,区别只是它们用了不同的语言。
心电图是心脏的语言,微表情是情绪的语言。
财务报表就是地球上所有公司对内和对外沟通的通用语言
财务报表反映了公司经营的状况,反映了公司战略的意图,反映了公司价值的未来。同时,它也隐藏了公司所有的雄心和企图,隐藏着所有的理念和选择,也隐藏了花招和欺骗。
遗憾的是,财务语言就像天书,它只流通在少数人中间,大部分人对它是又爱又恨。
我愿意来改变这一点。因为我找到了那把通向财务的钥匙。
它就是:财务思维。

这个世界一直在奖励有财务思维的人

《财务总监》杂志调查发现,全球财富100强企业中,55%的CEO都有财务背景,其中23%的CEO还持有会计证。

  • 石油大亨洛克菲勒,是从记账员开始做起的;
  • 顶级服装设计大师皮尔·卡丹,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就是会计;
  • 美国几任前总统林肯、华盛顿、杰斐逊,都亲手记过账,做过会计工作;
  • 澳门前任行政长官何厚铧,获得过注册会计师专业资格;
  • 耐克创始人菲尔·奈特,曾经是美国波特兰州立大学的会计学教授;
  • 阿里巴巴的接班人张勇、蚂蚁金服的CEO井贤栋,都是财务出身。

一个有财务思维的员工,才能判断他持有的公司期权,未来能不能让他实现财务自由。
一个有财务思维的投资者,才能判断哪家公司的未来更值得去投。
一个有财务思维的经理,才能了解合作伙伴的经营情况,判断未来合作的稳定性。
现在的商业社会,复杂度大大超过以往。
越复杂,越需要一个通用的标准驾驭它;
越复杂,财务在商业运筹中的权重就越大。
也许你永远不会从事财务工作,但你一定永远身处商业社会。
所以,财务思维不是你的一个选项,而是商业社会给你提出的一个新的要求

解决财务的三大核心问题

我知道,得到聚集了一批中国最有上进心和学习能力的人,在未来的社会分工里,你们会承担管理者和决策者角色。
这门《财务思维课》,就是一张带你进入商业世界内场的入场券。
我会从财务面临的三个核心问题入手,带你拿到解读财务天书的钥匙:
一、表征:财报是公司经营活动的记录、量化和呈现。你将学会怎么超越财报的局限,看清一家公司的真实状况。
二、找钱:我会带你通过CEO的视角,看清融资和管理的财务逻辑,掌握资源配置的核心原则。
三、花钱:我会帮你剥离干扰,理解投资和分配背后的真实考量,学到财务高手的决策思维。
当然,我知道你时间宝贵。
所以,在设计这门课程时,我融进了《财务报表分析》、《财务管理》、《管理会计》、《公司金融》、《公司战略》这几门课的精髓,你会洞察它们之间的互动逻辑,掌握财务、管理和战略决策的综合运用。
我也知道,你很怕会计的公式和表格。
所以,我把数字和计算压缩到了最少, 把每个财务概念都还原到真实的商业案例里来讲,这会是一门只用耳朵听,也能听懂的财务课。

为什么由我来讲?

最后介绍一下我自己:
我在美国学习了9年财务知识,从斯坦福商学院获得了会计学博士学位。
回国后还有幸参与到我国财务政策的研究和讨论里。
这些年我给几千位企业高管讲授过财务课程,走访过上百家企业进行案例访谈。
这些经历让我对企业家被哪些财务问题困扰,如何做财务决策有了深刻了解,我想通过这门课,把背后的方法和洞察分享给你。
还是开头那句话,也许你永远不会从事财务工作,但你一定永远身处商业社会,财务不是你的选项,是时代给你的要求
从这门课开始,你将成为一个真正懂财务的人。

课程导航

目前就这么多课。“得到”更新后,我会在这里更新。

第一模块|表征:呈现公司经营活动(共9讲)

1 公司能装进财务报表里吗?

2 资产边界:属于你的就是资产吗?

3 负债经营:高负债等于高风险吗?

4 利润革命:近似的正确好过精确的错误

5 利润质量:可持续利润最可贵

6 现金水平:手里的钱是越多越好吗?

7 现金结构:现金流为负,为何还能上市?

8 财报实战:凡有表象,必有秘藏

9 报表附注:字越小越重要

第二模块|找钱:融资与管理(共6讲)

10 融资原则:“匹配”的双重维度

11 上市定价:把钱留在桌面上

12 效率管理:杜邦分析法

13 经营决策:如何筛选有效财务信息?

14 成本识别:经营决策的决胜因素

15 管理变革:人人都是一张利润表

第三模块|花钱:投资与分配(共7讲)

16 固定资产:买、租、还是借?

17 价值投资:用别人的错误赚钱

18 资本预算:项目之间是如何PK的?

19 风险量化:点线面法

20 实物期权:应对投资的不确定性

21 分红政策:分红多就是好公司吗?

22 结束语 | 2050年的财务是什么样子?

加餐

23 直播回顾 | 怎么用财务思维在职场中获胜?

24 庆十万 | 财报分析:如何识别财务造假?

25 庆十万 | 融资关系:债权人和股东的制衡之道

案例教学:教你快速看懂财报(多图:内附真实财报)

New 03 | 资产配置:怎么看懂一家公司的经营战略?)

New 05 | 隐藏负债:怎么看透一家公司的债务风险?

New 13 | 审计报告:怎么判断审计的质量?

New 16 | 股权结构:怎么融资能保住控制权?

New 17 | 一股独大:关联交易背后的真实动机

New 18 | 融资创新:局部优化总和小于整体优化

New 23 | 反噬效应:怎么判断一项财务决策的好坏?

New 25 | 股权质押:如何利用股权进行债务融资?

New26 | 股票解禁:好消息还是坏消息?

New 32 | 风险转移:怎么有效转移财务风险?

New 33 | 并购策略:以小博大的智慧

New 34 | 并购隐患:为什么说商誉是只“灰犀牛”?

New 35 | 商誉减值:企业是如何选择减值时机的?

OS

能看出确实是给内容上了较高的价值,让不懂的人对这门课有些幻想(例如:知道了这些我就是懂财务的人了),听完即使啥也没学到,也少有不好的反馈,毕竟付费者多数是课程内容对应领域的“新手”。
不否定“得到”对“提升社会认知”做的贡献,但如果推广时上了太高价值,或者没把内容的真实价值说清楚的话,是会导致用户把内容用错、理解错的,这类用户到一定规模后甚至会破坏社会规则。
哎,我一个买了人家商品的小白,在这里要求人家一个创业公司承担社会责任,太理想化了…
推荐这类付费者先用《学会提问》中描述的技巧,帮助自己先把“得到”的内容去伪存真一下,然后再应用。

赏点颜色